清风时评 | 延迟志未迟,退休廉不休 | ||||||
|
||||||
近日,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文件落地,这既是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积极应对,也是对干部队伍稳定性与活力的全新考量。延迟退休,意味着在职干部需要更长时间地坚守岗位,而临退休干部也拥有了继续发挥余热的机会。新政的出台释放出鼓励干部以更高要求更严标准履职尽责的鲜明信号,而如何慎终如始、坚守廉洁底线,更成为每一位干部尤其是即将步入或已处于退休边缘的干部亟需深思的课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曾勉励干部:“要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作为延迟退休政策首先并直接影响的群体,广大在职干部应正确认识这一政策背后的国家需求与个人责任,“延期”亦可视作“延志”,保持对工作的热情与干劲,通过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工作要求,保持工作干劲和创造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高效的工作方式,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同时,要将廉洁从政视为职业生涯的基石,不断强化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和腐蚀。 行百里者半九十,退休前的一段时间,往往也是干部心态发生微妙变化的高危期。梳理近年的违纪违法案例,有相当一部分干部正是在退二线、退休的前夕,被“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消极情绪所影响,进一步出现思想滑坡和理想信念扭曲等情况,最终未能守住廉洁关口,在即将颐享天伦的年纪令自身陷于囹圄。干部退休前,更应如履薄冰,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对待手中的权力,确保每一项决策都经得起时间与历史的检验。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和敬业精神,不因即将退休而有所懈怠;另一方面,要时刻葆有慎独的自觉,严格加强自我约束,不欺暗室。 唐朝一代谏臣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诚然,近年来党员干部退休后被查处的案例亦并不罕见。部分干部在退休后,自以为脱离了组织监管,于是在思想上、作风上、行为上松懈下来,因私心贪念以致晚节不保,令人不胜唏嘘。退休绝不意味着“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修订后的《条例》围绕进一步强化对党员、干部的全周期管理,对党员、干部离岗后违规从业、利用原职权或者职务影响为亲友谋利等行为进行了专门规定,明确了对退休干部的监督与管理,强调了退休不是纪律的“真空地带”,反腐败从无“既往不咎”一说,若将“余热”发挥到错误的地方,一旦“伸手”必然难逃“被捉”。退休后的干部,依旧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实际行动诠释“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的忠诚与担当。 党员干部的职业生涯,恰如一艘行驶于风浪中的航船,乘风破浪的人生固然精彩,最终得以平安归港,才是航程完美的句点。党员、干部不管是在职还是离职或者退(离)休后,都应当深刻认识到:廉洁奉公的要求不是一阵子而是一辈子。要始终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严格遵循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于小事小节处克己慎行,远离腐败,行稳致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