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纪委省监委网站:临海:大数据让公益助老向"阳"而行 | ||||||
|
||||||
“大数据预警发现,你单位招聘的多名公益性助老员不符合要求,请立即开展核查、清退工作,进一步规范公益性岗位管理……”前段时间,临海市纪委监委第五派驻纪检监察组在接到公权力大数据监督模型发出的红色预警后,立即将相关情况反馈至行业主管部门,同步启动核查处置流程。 这是临海充分运用大数据监督,规范公益性助老员补贴发放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公益性助老员是以提升居家与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助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为目的有益实践。近年来,该市聚焦这一领域可能存在的“空岗”“顶岗”“关系岗”等问题,积极探索数字赋能“全盘扫描+精准开方”模式,通过整合人社、民政、财政、残联等多部门业务数据,构建相关大数据监督模型,实现相关人员就业状态、选聘条件、补贴发放、社会关系等内容动态监测,推动监督方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控”转型,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跃升。 “这一模型是二次迭代的成果。”该市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起初,我们仅仅聚焦助老员岗位认定构建大数据监督模型,红色预警信息浮于表面,难以触及问题根源。对此,我们全面深化政策研究,全方位夯实数据‘底盘’,相继把智慧养老、就业困难人员等6类信息纳入‘数据池’,形成了更深层次的公权力大数据监督模型。”在各项数据的碰撞交互、深度关联下,人、事、物等信息碎片被“巧妙拼接”,逻辑矛盾点被“精准抓取”,部分助老员人岗不符、超额聘用、冒领套取等问题“浮出水面”,为后续调查处置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共碰撞产生红色预警信息44条,查实33条。 预警即行动号角,纠治乃目标所向。为切实推动公益性助老员监督工作“督在关键处”“查出真问题”,该市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组织优势、系统优势,建立健全“室组地联动、班子联片督导”工作机制。一方面,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直接管理,每周听取工作汇报,全面把控工作全局;委班子成员下沉一线、前移关口,通过“一月一督导,一周一研判”,指导各片区厘清工作思路、强化核查处置、迭代模型构建;另一方面,发挥纪检监察室案件查办业务优势,由各纪检监察室牵头,联合联系镇(街道)纪委(纪工委)、派驻(出)机构成立攻坚推进组,对公益性助老员监督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全面剖析、靶向破解,实现相关工作任务即时响应、专班落实、一抓到底。 自该监督模型建成投入使用后,全市范围内共清退不符合条件助老员71人,受理有关问题线索24件,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2起……该市利用数据碰撞严查快办违纪违法行为,取得了显著成效。 “公权力大数据监督这一‘智慧大脑’为我们开展监督工作拓宽了路径,指明了方向。”临海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临海将以推动构建长效机制为目标,向深拓展、向专发力、向下延伸,切实追回补贴资金、堵塞制度流程漏洞、监督推动责任落实,做优做精公益性助老员监督工作“后半篇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