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清廉台州 你我同行
清廉医院 | 药械物资全链条监管 打造清廉医院建设样板
发布日期:2024-10-12 15:59 信息来源:三门县人民医院

一年来,三门县人民医院医共体聚焦医药购销重点、药械监管盲点,全面布局、全域联动,实施“采管分离”,依托智能化、信息化优势,赋能监督管理,逐步形成具有公立医院特色的药械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监管体系。

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培育法治监管新思维

筑牢小微权力“一张网”。全面落实药械“闭环”管控,梳理采购、设备、药剂等6个重点岗位廉政风险点40条,健全《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制度》等11项制度20份清单。构筑以岗位为点、流程为线、制度为面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给“微权”束笼。

建立阳光采购“一条链”。建立健全医共体药品、器械、耗材集中(联合)采购制度,实行公开集中议价,药品耗材实施统一采购、统一配送。2024年带量采购产品用量同比上升9.07%。基本药物占比36.18%,(三级医院要求>25%),切实提高了患者用药可及性,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医、配好药”。

下好清廉共建“一盘棋”。全面实施供应商准入评价,设定6方面17项评估指标,每季度评价通报;设立“阳光接待日”,建立“阳光谈判室”,定时定点进行公开接待。今年以来,已有32家药械企业、129名医药代表完成备案申请和线下阳光接待。

以采管分离为重点,打造多维监管新体系

采管分离增“亮色”。建立“统一归口”“采管分离”模式,独立设置采购中心,明确归口采购职责14项,再造采购业务流程3项,实现了采购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权责明晰化、监督透明化。以设备采购为例,今年以来办理集中采购项目137起,设备仪器234台,预算金额2870.87万元,实际采购成交金额2242.37万元,资金节约率为21.89%。

质量管控提“成色”。资产档案电子化,所有设备“一物一码”,数据可动态获取,医院约5620台套、近2.64亿的医疗设备资产均实现账物相符、管理清晰;效益分析高效化,以高值耗材为介入点,健全重点医用耗材管控目录,建立耗占比、品规用量、人均耗材费用等20余项多维度指标,精准化追踪医用耗材使用均次费用,合理化分析评价耗材成本效益,使患者在就医费用上获益,医生在耗材使用上合规,医院在跟踪管理上提升。

专项治理显“本色”。开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专项整治,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推广日间病房、推进检查结果互认、规范合理用药,人均检查费用同比下降10.53%、人均药品费用同比下降4.38%;药占比同比下降1.47%;突出重点耗材整治,优化耗材品牌及品规结构,医用耗材使用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比下降15%。

以整体智治为抓手,构建数字监管新生态

数“智”赋能,筑起智慧监督“防火墙”。健全医院合同线上审签系统,实现合同全程管、高效审、安心签;创新药械物资管理模式,耗材“一物一码”,全程精准追溯。高值医用耗材实行分级管理,完成资质管理电子化、采购验票系统化、核验内容同步化,重点监控耗材使用总金额、手术使用金额实现大幅下降,医用耗材成本率2024年同比下降3%。

系统协同,找准控本提质“突破口”。构建数据共享平台,上线DRG系统、绩效监管系统、临床路径管理系统、病案系统等,利用大数据对医采、医药、医耗等重点领域进行分析研判。以“药品”、“耗材”为控费重点,遴选高性价比的药品入院,开展设备耗材临床使用评价,合理降低药品及耗材占比。2024年门急诊患者次均费用同比下降8.07%,住院患者次均费用同比下降7.34%;平均住院日从6.66天降至6.02天,真正实现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智”能审方,打造一体品控“全链条”。创新推进“山海医靠”县乡村三级药事服务集成改革,对药品供应、存储、配送等实行全链条同质化管控,管控率达100%;开发县域医共体前置审方平台,采用“系统+人工”双重审方模式,结合专家组点评、疾病处方审方要点等建立规范化前置审核流程,推行“专家+平台+药师”的闭环审核模式,确保用药安全。今年以来审核处方307.3万张,县域医共体抗菌药物在门诊处方占比从33%下降至19%,处方合格率达99.5%。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