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清风发布
【学党史 悟思想】我将无我 不负人民
发布日期:2021-06-04 17:08 信息来源:市纪委市监委机关第七党支部 信息作者:徐姗姗

在近代以来的世界政治舞台上,政党繁多,难以数计,但是像中国共产党这样,连续执政超过70年,引领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政党,很难找到第二个,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简明而深刻的解答,那就是“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21年7月上海法租界的“李公馆”、嘉兴南湖湖面上的小游船,中共一大13位代表,在这里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无数共产党人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引领全国人民在曲折中前行、在打压中奋起。革命时期,黄继光毅然用血肉之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使冲锋部队能顺利通行,牺牲时年仅22岁。方志敏写的《可爱的中国》,描绘了未来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但他深知,这样的中国自己是看不到了,但却无怨无悔。建设年代,王进喜为了拿下大油田,宁愿少活二十年,大庆油田开发成功,但他只活到47岁。邓稼先为了研制核武器,隐姓埋名28年,62岁就离开了人世。其实这些都是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革命故事,时代更迭中,英雄并未远去,精神历久弥新。2017年10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到上海瞻仰党的一大会址,到嘉兴瞻仰南湖红船,这样的行动,体现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政治信念。

从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年代,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贯穿始终的,就是这样一条红线,不忘初心,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时,就确定了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他曾问周围的老百姓,你们觉得过什么样的日子最好,具体目标是什么?老百姓给了三个答案。第一,不再去要饭,能吃饱肚子,哪怕吃糠咽菜都行。第二,就是吃高粱米、玉米面等纯粮食。第三,想吃细粮就吃细粮,还能经常吃肉。习近平说,我那时最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广大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中国共产党,这个领导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九千万名党员的全球第一大政党,向世界展示出愈加成熟、愈发强大的信心和力量。

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临近结束时,菲科突然问“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习近平回答“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是一位人民领袖的人民情怀,也是一位中国共产党人永葆初心本色的生动写照。

“不忘初心”是来自历史深处的启示,“牢记使命”是面向未来的庄严承诺。中国共产党人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视野,有“轮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著,也有“大海依旧在那儿”的信心。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都应该永怀着这份初心,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努力做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