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党说说心里话】我心中党员的样子 | |||
|
|||
2021年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回首百年历程,无论是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还是改革开放的和平年代,我们党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这也是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我们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是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取得的,在奋斗的过程中广大党员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现在我们党员已经有9191.4万名,各条战线各个岗位涌现出众多的优秀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我心中不停地在想在那个年代的中共党员面临战争、饥饿、疾病、背叛、围剿等等残酷生存环境,生在和平年代的我难以想象真实生活中的他们是什么样子。 带着这个疑问,我在认真学习党史书籍的同时,自购阅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今陕甘宁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写成的纪实报道。斯诺只身带了两架照相机和二十四卷胶卷到苏区,他拍了不少关于苏区和红军生活的照片,尤其难得的是一些领导人的照片,为当时的历史留下了生动的记载。书中描绘了当时苏区的地理人情,刻画了很多朴实的红军形象,也描述了许多红军早期革命的历史事件。比如,书中描写脱掉长裤乘凉和捉虱子的领导人,领导人如毛主席中学毕业后也像如今懵懂的我们,在未确定目标之前尝试着不同的道路,想报名制肥皂的学校交过一块报名费,想学经济的又交了一块报名费,想考师范的又交了一块报名费......彭德怀说自己在面对监狱的酷刑时“不成的话明天我就招了吧”(但是他挺过了很多个“明天”依然没有招供),徐海东骑马时为避让战士而永远把自己的两颗门牙留在了树上,并且想让作者帮忙带一副美国假牙给他。描写将军蔡树藩担心自己的独臂会被妻子嫌弃而想托作者帮忙搞一个假肢,李德因为自己的四两可可粉和作者斤斤计较。当你沉浸在这些故事当中,你会发现,那些开国领导人和革命先烈,也如我们普通人一样,在炮火冲天、战斗你死我活的革命岁月,他们也有儿女情长和生活的鸡零狗碎。然而在那个残酷的年代,苏区的领导人和所有的普通党员,物质生活上是极其贫乏,精神却是满怀激情,斗志昂扬!是什么让共产党人如此乐观?是什么在坚强地支撑着他们?答案就是信仰、勇气和情怀!这也是我从书面那些革命前辈身上看到的一名真正党员应该具有的东西。 第一,是信仰。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很多领导人,本身已经有较好的家境,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为什么要放弃安稳的生活,辗转艰苦的山林河谷,冒着枪林弹雨坚持革命呢?再看那些普通红军战士,为什么甘愿吃苦,甚至像强度大渡河那样明知一定会牺牲仍然勇往直前呢?是信仰,是坚信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拯救多灾多难的中国,才能让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如今,我们已经享受了半个多世纪的和平生活,我们心中,还有那种信仰吗? 第二,是勇气。从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到建立闽赣革命根据地,到五次反围剿,到两万五千里长征,再到建立稳固的陕甘宁边区,一路走来,屡败屡战并最终站稳脚跟的,是什么力量呢?那是千千万万革命先驱的勇气。如果把自己代入那个历史年代,我们会有那般的革命战斗勇气吗?这是我们需要问自己的命题。 第三,是情怀。那些为革命弹精竭虑的伟人,跟我们一样是血肉之躯,那些为国捐躯的勇士们,跟我们一样是个普通大众。是他们在那民哀国殇、狼烟四起、人人自危的年代挑起了民族的大梁,心怀让所有中国人过上好生活的伟大情怀,为我们此刻的幸福生活冲锋陷阵赴汤蹈火。我们现在享受着他们的恩泽,只有踏实过好现实生活,不辱先人,不祸后代,才是对他们艰苦抗争岁月最好的告慰。 新中国的历史是由无数的革命先驱的鲜血所书写而成,但与此同时,他们给我们写好了历史蓝本,等待着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去续写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