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扎实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 | ||||||
|
||||||
“对于这些反面典型,我们千万不能有‘看客心理’,在惊叹、惋惜的同时,更要警醒、反思,深刻对照,举一反三,从这些‘活教材’中汲取教训。”近日,玉环市纪委市监委制作的警示教育片《边界》在党员干部中引发强烈反响。看着“片中人”的切身之悔、切肤之痛,不少人直呼“直击心灵”,深受警醒。 观看警示教育片只是警示教育的其中一项内容。为充分发挥案件“治本”作用,玉环市纪委市监委推出以“四个一”为主要内容的警示教育套餐,通过对每一起案件庭审进行现场直播、每月编发一期《玉环清风》、每年开展一次警示教育月活动、每年拍摄一部专题警示教育片等4项举措,分层分类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 “每次庭审前,我们都生成二维码,组织党员干部通过‘云直播’的方式进行收看,进一步提升案件警示教育覆盖面。”玉环市纪委市监委宣传教育室有关负责同志介绍。 如今,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就能观看职务犯罪案件的庭审直播。机关、企业、农村,甚至是田间地头,警示教育无处不在。 不仅仅是一时“警示”,玉环市纪委市监委还建立典型案例库,聚焦党纪法规、人员身份、违法违纪行为等3项内容,依托《玉环清风》载体进行刊发,每个案例配套编写发案原因、条规链接、忏悔书、对策建议四个模块,开展深刻剖析,实现一时“警示”到有所“启示”的过渡。在警示教育的高压震慑下,2020全年,全市18名党员干部主动投案。 警示教育不仅要有深度,更要有精准度。在每个案件结束后,玉环市纪委市监委还有一项规定动作,就是办案人员到案发单位参加民主生活会。 “我们对干部日常监督管理还是缺乏有效的措施,作为局党委书记,我必须担当‘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用有效制度把人管好、把权管住!”玉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书记表态道。因数名干部出现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娱乐活动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在该局的民主生活会上,市纪委市监委指派派驻第一纪检监察组同志参会,帮助局班子及成员梳理制度和管理等方面存在弊端和薄弱环节,确保整改见人见事、见因见制、见底见效。 据了解,每查处一案,玉环市纪委市监委对发现的问题及发案单位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开展巡察整改“回头看”等方式,督促发案单位有针对性地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努力从制度上防止廉政风险。2020年,全市共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72份,回复率达100%,推动有关单位开展专项治理12项,督促整改问题188个,“查处一案,治理一域”已成为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的“标配”。 在深化以案促改的同时,针对案件当事人,玉环市纪委市监委打造“党性回归工程”,建立挂号跟踪、回访谈心、帮扶转化等制度,推动回访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帮助受处分人员“跌倒”后重新站起来,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扎实做好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有效运用案件治本资源,以案促教、以案促改、以案促建,确保每一起案件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玉环市纪委市监委有关负责人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