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浙江微信:一线监督 严防因病致贫返贫 | ||||||
|
||||||
“陈大爷,现在身体怎么样,买药还有困难吗?如果碰到其他问题,请随时和我们联系。”几天前,见到三门县纪委县监委工作人员前来回访,浦坝港镇村民陈某国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多亏了你们的帮忙,现在每个月都能买到药,病情也逐渐稳定下来了……” 因病致贫返贫是群众幸福路上的“拦路虎”。近年来,三门县积极探索“助共体”改革,建立由民政、医保、残联等13个部门组成的联合帮扶中心,借助精准为民服务系统一体化信息平台,对困难和潜在困难群众需要的低保、大病等救助事项进行集成办理、联合帮扶。精准为民服务系统设置有“医疗预警”功能,一旦发现低保、低边、特困等在册名单内人员医疗自付支出每年超2万元,在册名单外人员医疗自付支出每年超4万元,第一时间发送主动预警,督促“县—乡—村”三级跟进帮扶,着力实现从贫有所救向弱有所扶、病有所助、危有所防转变。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县纪委县监委坚持将学党史与办实事相结合,大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治理”列入15个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治理项目之中,成立由县纪委县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县医疗保障局等部门组成的督查组,依托“助共体”一体化信息平台主动预警功能,定期走访困难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意、解决民忧。 5月末,督查组接收到精准为民服务系统发出的一条医疗预警——浦坝港镇陈某国患罕见病Ⅱ型糖原贮积症,本年度医疗自付支出已超过4万元,或有因病致贫风险。几天后,督查组来到陈某国家中,向其了解家庭经济、就医负担和医疗报销等情况。 “陈大爷,请问现在每个月治病买药大概要花多少钱?”走进屋内,督查组细致询问道。 “我得的这罕见病只能通过进口药“美尔赞”来治,这药贵得很,每支5千多,每个月打18支,算下来一个月光买药就得十万五千元。” “十万多不是笔小数目,这些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或其他途径报销吗?” “原先,报销的额度很有限,我负担不起,去年开始,省里出台了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报销比例最低是80%,大部分费用由罕见病基金支付,我前半年每个月只需要自付1万多,七月份开始就不用付钱了。”片刻后,陈某国略带沮丧说道,“唉,买药费用高的问题是解决了,没想到其他问题又来了……” “陈大爷,其他问题具体指什么呢,麻烦您细说。”听到陈某国的话,督查组急忙接话道。 “现在这药可真难买,我前几次去市唯一的指定医院,都说采购不到药,现在一个月根本买不到18支。”陈某国向督查组吐露了自己的烦心事。 了解这一情况后,督查组第一时间与县人民医院取得联系,得知该药购买难问题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存在。过去多数患者承担不起“美尔赞”高昂的费用,药品供应数量有限,在罕见病基金可以报销后,用药人数较之前大大增加,原先的药品供应数量已不能满足需求。知晓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后,督查组督促县医保局将这一问题反馈至上级部门,最终经省市有关部门协调,药商扩大供应数量并且每月将充足的药品配送至指定医院,罕见病患者的购药难问题顺利得以解决。 此外,该县纪委县监委梳理困难群众省外报销、高额医疗费用化解等环节的廉政风险,推动完善困难群众省外医保报销AB岗四级联签支付;督促县医保局制定完善困难群众倾斜性医保政策,在大病保险和慢病门诊等方面适度倾斜,减轻困难群众医保费用个人自付,有效防范和化解困难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目前,该县已实现困难群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全覆盖,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资助参保率和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率均实现10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