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头条 >> 台州市
全市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党员干部105人——用更多“打伞”战果护住一方清明
发布日期:2019-04-19 14:02 信息来源:台州日报

椒江区法院原副院长王鹏翔等人涉以郑官顺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仙居县水利局监察大队原负责人赵中海等人涉以张一平为首的有组织犯罪团伙,被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法依纪查处……

扫黑打伞,除恶务尽。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把深挖彻查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作为主攻方向,变“等线索”为“找线索”,变“个案突破”为“多点开花”,变“单兵深入”为“多方联动”,推进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工作向纵深发展。

主动出击,寻线深挖细查快处

“要把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变‘坐等上门’为‘主动出击’,加大查处力度,加快查处进度,破除问题线索隐蔽难寻、证据不易固定等难点,确保查深查透查彻底。”3月底,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张加波走进仙居县专项督导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提出这一要求。

对此,市纪委市监委积极转变工作方式,一面建立逐案挂牌销号制度、对接介入情况周报制度、定期会商研判制度,与扫黑办、公安部门保持常态化沟通联系,及时掌握黑恶案件查办情况,寻线深挖,逐案过筛。一面实施联点包案制度,深入一线督查调研,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及时分析研判,捕捉问题线索。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广泛深挖,摸瓜捋藤。其中,温岭市纪委开展问题线索大起底,通过信访举报、巡察监督、派驻监督、明察暗访等渠道,对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以及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进行全面排查分析,共摸排梳理出涉黑涉恶线索88件。

发现问题线索之后,规范处置、快查快办是原则。市纪委市监委建立问题线索快速处置制度,第一时间集体会商、分析研判,根据案件性质、违纪违法情节等,移交相关单位调查处置,明确时限要求;又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立查否报告制度,要求县(市、区)纪委监委主要领导签字留档,压实核查责任。同时,综合运用各种核查方式,提级查、交叉查、督办查等多管齐下,力争调查精准高效。

“把握节奏,自加压力,重点突破,迅疾出击,作为惩腐打伞的主力军,我们责无旁贷。”不少纪检监察干部这样表示。

为此,椒江区建立查处“保护伞”绿色通道,对市纪委和政法部门移送的问题线索,做到优先查处、快查快结;黄岩区就重大案件问题核查专门成立5个核查组和2个专案组,每周一周三定期分析研判案情。

多点开花,打伞拍蝇同频共振

涉黑腐败是最黑最恶的腐败之一。坚持零容忍态度,保持高压态势,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局限于个别重大黑恶案件,转而以点带面,多点开花,打伞拍蝇同频共振,查处对象涉及政法、水利、建设、国土等多个领域公职人员及农村党员干部。

去年12月,椒江区以郑官顺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在玉环市人民法院受审。随着该犯罪团伙走向覆灭,背后隐藏的腐败和“保护伞”问题被连根拔起:椒江区法院原副院长王鹏翔、台州市水利局水政监察支队原支队长江华明,公安分局党委委员、纪检组长王仲瑜等6人均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除1人正接受司法机关处理之外,其余5人已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至6年不等。

仙居县福应街道大路村曾经的村委会主任张一平,以他为首的涉黑犯罪组织多年来把持并操控农村基层政权,侵占村集体资产,敲诈勒索、寻衅滋事,垄断当地采砂行业。去年8月以来,市纪委监委牵头,仙居县纪委监委与路桥区纪委监委协同作战、分工配合,查办其背后涉“伞”涉腐公职人员4人。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反腐败斗争、基层“拍蝇”有机结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问题、充当“保护伞”问题纳入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察监督、派驻监督的范畴,特别是作为市委巡察、农村基层巡察、农村涉纪重信重访挂牌销号等工作的重要内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严肃惩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黑恶势力,以及黑恶势力与公职人员相互勾结、侵蚀基层政权的腐败案件。

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党员干部105人,其中立案83人,已作出党纪政务处分56人,组织处理22人,对11名公职人员采取留置措施,9个县(市、区)全部实现“打伞”零突破,形成了涤荡黑恶势力的强大攻势。

立体多元,汇聚合力除根治本

对黑恶势力釜底抽薪,靠的是整体促进、协同发力。市纪委市监委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与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纵向联动,与政法、公安等机关横向协作,构建起立体化多元化工作格局,以犁庭扫穴之势着力清除黑恶势力赖以蔓延滋生的温床。

剑锋所向,尽锐出战。市纪委常委会先后4次专题研究查处“保护伞”有关工作。相继出台任务落实和分工方案,先后2次召开工作推进会。市纪委班子成员落实联点包案制度,3月底至4月初分赴县(市、区)进行专项督导破难攻坚。

线上拓展,责任压实。深化“一案三查”,建立“扫黑、打伞、问责、剖析、通报”一条龙机制,紧盯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频发多发、管党治党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以及职能部门监管责任缺失的单位,问责追责督促整改一竿到底。针对郑官顺等案件,市纪委向市委提出问责建议,向相关单位发送纪律检查建议书,并对相关领导启动问责调查,目前已立案9人。

多元聚力,捏指成拳。实施重大黑恶案件提级调查制度,采取指定管辖,破除干扰因素,确保取得实效。在查处以郑官顺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件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时,市纪委市监委成立专案组量身定做核查方案,与政法机关顺畅高效衔接,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措施共用,统筹协调各县(市、区)纪委监委力量,指定椒江、路桥、临海、玉环等地管辖,对6名涉案公职人员相继采取留置措施。

举一反三,治本清源。根据“查办一个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的要求,深刻剖析案件发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强化警示教育,及时通报曝光。4月11日,椒江区召开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长达12多分钟的惩腐打伞相关警示教育片《代价》令在场584名干部倍感震撼。针对面上普遍性的问题,市纪委还通过监察建议书等形式,督促有关职能部门查漏补缺、建章立制,严防保护伞问题死灰复燃。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