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台州清风
台州日报:清风随行乡村兴
——路桥创新村级“清廉指数”助力乡村治理
发布日期:2018-06-04 08:51 信息来源:台州日报 信息作者:王依友 李莹莹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如何实现乡村发展治理有效的目标,成为许多地方关切的一大热点。

在路桥区,“村级清廉指数”正在成为乡村治理的一个新生事物。全区314个村“破天荒”地有了属于自己的“村廉指数”,在有力打造“村廉乡村”建设的同时,成为助推乡村有效治理的一个重要载体。

路桥区委书记潘建华说:“‘村廉指数’的设立,重在科学分析、量化评估村级廉情,成为群众看得见的‘温度计’,干部听得清的‘警示钟’,乡村用得上的‘助推器’,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构筑了一道坚实的‘清廉屏障’。”

群众看得见的“温度计”

“‘村廉指数’形象可视,就是要把村级党风廉政的各方面情况,用指数的形式让百姓知晓,一切用指数说话。”路桥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庞鑫培说,“清廉指数”旨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路北街道下宅於村位于路桥的主城区,可以说是“村土寸金”,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0万元。问及村干部的廉洁情况,许多村民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夸起了村里的“当家人”。

“去年,我们村的‘村廉指数’拿到了99.36分。群众看到这个指数后,对我们村干部的工作更加认可了,我们做工作的劲头也更加足了。”下宅於村村支书於正福说,这比以前读书时考高分还要高兴。

“村廉指数”发布的权威性,是群众信服的基础所在。据介绍,作为路桥区“清廉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创新举措,该指数主要由乡镇考核、第三方测评、特色工作加分等三块内容组成,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年度内本村(居)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情况。

“村廉指数”的发布,与原有的“关门打分”有着本质的区别。路桥区纪委副书记蒋启斌说:“我们引入了第三方专业机构的测评,经一定的计算方法得出测评分值,确保了指数的科学公正。”

在下宅於村,许多村民就接到了机构打来的电话,了解他们对村里重要工作、重大事项、财务支出等方面的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这个指数就像是温度计,让我们看清了村里的廉政情况。”有村民高兴地说。

基层听得清的“警示钟”

村级廉政好不好,“村廉指数”说了算,已经成为了路桥农村基层的共识。眼下,路桥区纪委对全区10镇(街道)、314个村(居)进行了考核,并以得分名次为序公布了各个村(居)的“清廉指数”。

据介绍,“村廉指数”每半年评定一次,结果分为A、B、C三个等级,90分以上的为A类,80-90分的为B类,80分以下的为C类,三个类别分别以绿、黄、红三色标示。

在路桥街道纪工委的办公桌上,一张《路桥区各镇(街道)村(居)清廉指数等级数量占比》汇总表让人眼前一亮。“绿色有4个,黄色有13个,红色有2个,‘村廉指数’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工作压力和动力。”路桥街道纪工委书记黄丙一说。

庞鑫培说:“‘村廉指数’是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风向标,要以此为中心全面构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生态。”铁面执纪,严查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成为路桥区提升“村廉指数”权威性和公信力的重点所在。

为此,路桥区全面推进农村基层作风巡查“回头看”,以信访反映集中村、“四风”问题突出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等三类为“回头看”重点村(居),统筹区委巡察和基层作风巡查工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最后一公里”延伸。

“村廉指数”和铁面执纪形成了良性互动。以“村廉指数”为依托,今年以来,路桥区共巡查村居15个,发现问题线索36条,处理22人、党纪政务处分7人。区纪委相关负责人说,铁面执纪是提高“村廉指数”刚性的重要保障。

村村有“村廉指数”,让路桥的基层党员干部真切感受到警钟长鸣。“去年我们村的指数只得了70多分,被亮了红灯,也给我们敲响了党风廉政的警钟。”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说。

乡村用得上的“助推器”

潘建华深有感触地说:“‘村廉指数’让村级廉情一目了解,让基层农村党员干部做到‘清装上阵’谋发展,这对于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清装上阵”谋发展,也正是当下新桥镇金大田党支部书记金士超的状态。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网红村”,金大田先后荣获浙江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体育休闲公园、省级旅游特色村等荣誉。去年,金大田的“村廉指数”高居新桥第一、全区前列。

眼下,新桥镇正以金大田为核心打造连片田园综合体,除了旅游经济外,还将打造会务经济、青年经济等,今年年底,核心区块400亩有望建成,并落成桃花岛及康家里区块两个会务中心。金士超说:“指数的高得分,向全村村民传递了党员干部的廉洁信号,也减少了村庄发展中的可能阻力。”

以“村廉指数”为导向,路桥还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厚植本土清廉文化,着眼乡村振兴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廉洁文化品牌。

与“村廉指数”日益深得人心相响应的是,路桥区清廉文化建设高潮迭起。经过广泛收集和充分提炼,路桥区“十大清廉人物”“十大清廉家训”“十则清廉故事”等得以脱颖而出,在全社会有效营造了“学廉、尚廉、倡廉、崇廉、行廉”的良好氛围。

螺洋街道在素有“桃花源”村之称的岘头林村,精心打造了“一路清风”廉政文化长廊,别具一格的设计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把“党风廉政”带到辖区党员群众身边,营造了“人在廊边走、廉从心中生”的氛围。

4月26日,路桥区在路南街道方林村举行了“清廉大讲堂”开讲仪式,成立党风廉政教育讲师团和“清廉文化讲堂”宣讲团,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清廉文化宣讲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清廉环境和社会氛围。

分享到:
0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