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无求品自高 | ||||||
|
||||||
人到无求品自高,是清文学家纪晓岚的先师陈伯崖撰的一副联书,原文是:“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品以高尚为境,心以平常为佳。人生有进退,当官有升降。领导干部达到了无欲无求的状态,其人格便会自动提高。要做到无求,领导干部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一、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做到四个牢记。必须牢记初心。始终牢记家人的嘱托、老师的教诲,牢记组织的培养、人民的期望,特别是要牢记入党时的誓言,始终坚守自己最初的理想信念。必须牢记职责。作为一名国家干部,应该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忠诚履职是职责所在,牢记 “权为民所用”,始终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底色。必须牢记廉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作为一名党员,不管在何种环境下都要将廉洁作为必修课,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百姓,背离了自己当初的誓言,始终绷紧反腐这根弦。必须牢记守法。法律是人的行为准则和底线,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作为一名公民,在享受权利时,应该时时履行守法义务,做到学法懂法、敬畏法律、恪守法律底线。 二、领导干部要始终把自己看做“平凡人”。有的人“官升脾气长”,自以为高人一等,觉得什么事都比别人高明。作为领导干部,不论权有多大级别多高,都来自百姓,终其一生,最后还是要回归百姓。“欲食长空月,先除眼内尘。”我们要少一点倨傲心,多一点平和心,少一点浮躁心,多一点淡泊心,少一点攀比心,多一点知足心,低调做人、谦虚谨慎,多与别人比能力、比成绩、比干劲、比贡献,在寻找自己的不足中自我加压、砥砺前行。 三、领导干部要始终把名利当作“平淡事”。对于每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在从政的那天起就应当懂得,共产党的“官场”不是升官发财的名利场,而是为民造福的奋斗场。人生在世,得失既要看重,相信“有耕耘才有收获”;更要看淡,懂得“快乐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我们要经常想一想:名加于身,满足的是什么?利入于囊,受用的又有多少?在需要面前要学会选择,在诱惑面前要学会放弃,在信仰面前要学会坚守,保持一个干净、清静的心灵,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四、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把形象放到“平时做”。对领导干部来说,能力是“硬实力”,形象是“软实力”。没有好的形象,就没有感召力、凝聚力,干部就不会服你,群众就不会信你。领导干部形象好不好,在一贯不在一时,在做法不在说法。要认真对待工作、谨慎对待权力、真心对待百姓,重形象不“秀形象”、重大行不轻细谨,以道德高尚度增强形象美誉度,以人格的感召力提升形象的示范力。 “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领导干部只要保持平常心,用清心治本为基础,以知足常乐作追求,爱岗敬业,廉洁从政,就能真正经得起组织和群众的考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