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日报:仙居“清廉村居”助力乡村振兴 | ||||||
|
||||||
农村基层处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前沿,情况复杂,矛盾突出,如何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净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从而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这是各地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按照省市党代会提出的“清廉浙江”“清廉台州”战略性决策部署,今年年初,仙居制定出台“清廉村居”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目标和任务,县级各责任部门、各乡镇(街道)根据部署要求,全面行动,扎实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各项工作。 在全市首推村居“微巡查”、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建平台推进村级财务网上公开、打响“御史故里”清廉文化品牌……作为抓好清廉仙居建设的破题之举、开篇之作,仙居的“清廉村居”建设亮点纷呈,成效明显。 “提高站位,周密部署,凝聚合力,层层压实责任,强化督查问责,全力推进清廉村居建设,为仙居高质量绿色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11月15日,在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纪(工)委书记、分管领导以及县级各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参加的全县“清廉村居”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仙居县委书记林虹的话掷地有声。 先行先试,强化基层公权力监督 村里在办理低保时,存在优亲厚友现象,在明知对象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兄弟办理了低保——今年4月份,南峰街道第二巡查组在巡查中,获得了这一线索。街道纪工委立即着手调查,及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立案查处,对该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分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并取消了村支书兄弟的低保待遇。 这个例子,足以为仙居的村居“微巡查”这一创新之举作个注脚。针对村监会同级监督太软、农村基层作风巡查周期过长等问题,今年以来,仙居在南峰、上张、淡竹等乡镇(街道)试点的基础上,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在全市率先开展村居“微巡查”。各乡镇(街道)将所辖各村的村监会主任组成巡查组,各村交叉进行巡查,每月一次。 村居“微巡查”,相当于开展监督的再监督,为村级小微权力安上了两道“安检门”。眼下在仙居,村居“微巡查”已成为省委巡视、县委巡察、农村基层作风巡查的有效延伸。今年以来,已移交问题线索57条,立案22起,党纪政务处分15人,组织处理17人。这一做法得到了省、市纪委主要领导的关注和肯定。 着眼于加强村居干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仙居对村居干部履职内容进行“清单式”梳理,初步制定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1条、村居干部廉洁履职负面清单18条以及权力流程图,做到清晰明了,便于操作。同时,推进村监会规范化建设,制定并下发村监会履职“三张清单”,规范村监会履职台账。此外,县监委还向全县20个乡镇(街道)派出监察办公室,将所有村居干部纳入监察监督范围,进一步织密了监督网。 非党村干部履职存在违规现象时,“法办够不上,党纪不适用”曾经是各地普遍存在的一种尴尬。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仙居的做法是丰富基层监督执纪方式,在全省率先试行不称职村居干部“停职教育”。 这里有个例子。步路乡在“微巡查”中发现,响岩村村委会主任张某某(非党)在2017年度被征地农村养老保险名额安排过程,存在优亲厚友问题。乡里查实后,对张某某给予停职教育处理,此事在全县村居干部中引起较大反响。 “今年1至10月份,仙居先后已有29名村干部因不认真履行职责、工作质量不符合上级要求、群众不满意等原因,被停职教育。其中整改到位并返岗工作的10名,因拒不整改而被免职的3名,震慑作用比较明显。”仙居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郦森迪介绍。 不留死角,规范村级事务管理 横溪镇垟庄村曾是一个“垃圾村”,环境卫生差,村民房前屋后垃圾遍地,村“两委”班子不团结,没人做事,也做不成事,村民为此怨声载道。但今年以来,这个村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干部带着村民全力开展环境整治,并依托村里的自然资源积极创建3A级景区,村民积极投工投劳,捐款捐物。 这一变化,源于开展“清廉村居”建设以来,垟庄村“两委”班子结合实际制定权力清单和履职要点,并签订勤廉承诺书,且凡事带头,村级事务清清爽爽。比如,村里收到的捐款捐物明细情况,由村监会及时在村民微信群公开。 实施“村级事务清爽”工程,正是仙居“清廉村居”建设的重要一环。在各乡镇(街道),今年以来都加强了对党章党规党纪以及《仙居从严治村十条》等的宣传,提升了干部的纪律意识和群众的监督意识,督促村居干部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用权、清廉用权,做到事事有对应,条条有落实。严格落实村级事务决策“五议两公开”等制度,完善村级重大问题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 11月15日的全县“清廉村居”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仙居县村级财务公开平台正式启用。这是仙居为推进村级财务公开、方便群众监督而开发的一个手机APP平台,此前已在白塔镇东横街村和淡竹乡下叶村、尚仁村试运行。按照县里的规划,到年底,各乡镇(街道)的“清廉村居”示范点均要在该平台上进行财务明细公开;明年1月1日起,全县所有行政村都要推广应用该平台,实现全覆盖。 着眼于加大村级“三务”公开力度,仙居县各乡镇(街道)都在积极探索,规范“三务”公开内容,创新公开的方式方法,确保公开不留死角。比如,公开内容进入村居公开栏后,旁边还张贴着一个醒目的微信二维码,村民只要拿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村里的财务收支情况。这样一来,在外务工的村民也能参与到村务监督中来,确保了村民及时知晓、及时查看、及时反馈。南峰街道还对重大决策、重大开支和涉及群众利益的村(居)务会议,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进行现场同步,变结果公开为全程公开。 与此同时,仙居还积极探索建立“组账村管”机制,加大对村级财务情况的监督力度,成立清账小组,定期组织开展财务收支清理,推进资金使用、管理规范化。上张、皤滩等乡镇还建立完善了村干部报酬计算模式和公示制度,有效杜绝了原先的村干部误工补贴发放乱象。 村级事务清清爽爽,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工作,白塔镇东横街村就尝到了“甜头”。近年来,该村的项目工程一个接一个,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每一个决定、每一笔支出都阳光透明,既干了实事,又拉近了村干部和群众的距离。村民信任我们,村里各项工作自然就都上去了。”村支书许子兵说。 强化问责,让村居干部心有所畏 在下街和李宅两个“清廉村居”示范点,田市镇专门开辟了“清风茶室”,对履职不到位的村居干部,镇主要领导或镇纪委负责人会邀请其到茶室“喝喝茶”。在田市,“纪委请你喝喝茶”目前已成为对村居干部提醒谈话的重要手段。 “该谈话的谈话,该问责的问责。”田市镇党委书记马敏娅说,“构建绿水青山的基层政治生态,就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让所有村干部都心中有敬畏。” 1至10月份,田市镇共立案13件,其中自办经济案件8件,扶贫领域案件3件。1至8月份,该镇涉纪信访“挂牌销号”件销号率达到100%。 田市镇是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仙居各乡镇(街道)借“清廉村居”建设之机,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扶贫、村级“三资”等重点领域以及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人员,实施精准监督,抓快抓长抓常,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入推进。 “通过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攻坚年、村级‘三资’管理整治年、涉纪信访化解‘突破年’等载体,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仙居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杨华芬介绍,1至10月份,全县共立案查处村居干部79人、组织处理215人。全县村级涉纪初访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1.15%。 溪港乡安山村原村监会主任王某某就是被查处的人之一。他在任职期间,本已享受财政基本报酬补贴,却又未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又在村集体经济中违规领取误工工资及补贴,还违规报销本该由其本人支付的差旅费。9月份,王某某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记者在横溪镇了解到,仅针对2018年以来新增的违法占地建房问题,该镇即根据《横溪镇镇村干部“一重一控”工作问责制》,对11个村16宗违建行为启动追责程序,给予16名村主职干部谈话提醒及通报批评处理。并制定出台《新增违建管控责任追究办法》,将考核和评议结果与报酬直接挂钩,以此进一步促进村居干部勤政廉政。 严厉“查”的同时,仙居各乡镇(街道)在对村居干部的党风廉政教育上,一刻也没有放松。以田市镇为例,今年4月5日至7日,镇党委趁清明节在外党员返乡祭祖之机,分6期对全镇1236名党员进行了党纪条规轮训。10月份,镇里又专题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报了近年来全镇查处的18起典型案件,集体观看了《县林业系统严重违纪违法串窝案警示录》。镇纪委还在全镇29个行政村开办“廉政讲习所”,每月定期邀请人员前来讲授廉政党课。 因地制宜,营造浓厚清廉氛围 “敬祖宗,孝父母,亲兄弟,睦宗亲,勤俭朴,习书文,留青史。”走进官路镇画梅村文化礼堂,院墙上的“陈氏祖训”朗朗上口,与礼堂里随处可见的红色宣传画等元素一起,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这里的村风民风。 礼堂里的摆设,基本上是老物件,用官路镇党委书记沈华武的话说,既要留住乡愁,又要让良好的乡风乡俗流传下来。而针对全镇各村干部,镇党委则要求他们在美丽庭院建设过程中,融入清廉元素。“作为村居干部,就要走进走出都看得见倡导勤廉的话语,以此时常自警自省。” 像官路镇一样,因地制宜,全面营造浓厚的清廉氛围,仙居各乡镇(街道)都在努力。在实施“村风民风清朗”工程时,仙居着力打响“御史故里”清廉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整理仙居御史前贤为国为民、清廉为官等事迹,编写《御史故里 千秋家风》读本,并组织了一系列家风主题文化活动,促使农村干部群众传承弘扬先祖遗志,在农村基层建构崇廉尚洁、实干肯干的价值取向。 田市李宅村是明朝左副都御史李一瀚的老家,该村的文化礼堂里,李氏一族的“十训八诫”祖训、李一瀚勇斗严嵩的故事等都展示在墙上。受其影响,现任村“两委”班子上任后,大干实事,干净干事,赢得了村民的一致拥护。 今年以来,仙居还以城区、溪港、横溪、皤滩、白塔、田市、下各、双庙为主轴线分别布点,通过培育一批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的家风家训教育基地,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精心打造以家风家训为主题的廉政文化景观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该县还组织各村居修订完善现行村规民约,一些假大空的条款被清理,融入了传统家风家训、倡导村级干部廉洁从政之类的内容。为了通俗易懂,不少乡镇还采取了更接地气的方法。如在皤滩乡纪委的指导下,山下村自编“从严治村”村规民约“三字经”。“遵公序,守良俗,树村风,扬正气;村两委,要廉洁,讲奉献,主公道……”眼下在山下村,这首“三字经”老少皆知。 处处可见的清廉题材小景观,时刻提醒着村居干部勤政廉政,已成仙居“清廉仙居”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拒赌避奢德崇尚,祛邪行正理遵循。公序良俗竞相仿,敬廉崇洁教化深……”在白塔镇黄龙村东鲍自然村古窑体验基地门口,“清廉东鲍”七字诀以润物无声的形式宣传新文明新风尚;在淡竹乡,杆秤、米筛等乡土物件打造的廉政小景随处可见,既扮靓了村庄,又宣传了清廉文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