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三道“防火墙”——临海探索农村财务监督管理模式侧记 | ||||||
|
||||||
“现在村集体的每笔收入、支出,我们都了如指掌,心中有数。”6月16日,在临海市桃渚镇石仓村村委会楼前,55岁的村民金国峰在村务公开栏前高兴地说。原来当天村“两委”又更新了村务公开的内容,像这样在村务公开栏上公开村财收支、公益事业建设、农医保等村务情况,已成为村民关注的热点。村民们说,公开5天内,监督小组还召集一场由村民代表参加的“村务公开面对面”咨询会,村两委会及时对群众的意见进行反馈。 村务公开栏只是临海市村财阳光管理的一个侧面。近几年来,临海市针对村财管理制度难行、财务难管理现象,积极探索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财务监督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民主监督小组”、“村账镇管”、“会计委托代理”等制度,实行村财计算机网络监管,分别从村、镇(街道)、临海市三个层面对农村财务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监督管理,推动了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建立“一个机制” 强化村财民主监督 早在几年前,临海市就在该市所有行政村全面实行了村“民主监督小组”制度。他们采取参与村财民主决策,实行监督小组验票报账制度,参与村务公开工作,实施事前、事中及全程监督。规定村重要建设项目及重大集体资金使用,必须经过村民代表民主议事会研究,由村监督小组与村两委成员会议共同讨论,民主决策后实施;对村经营性项目的承发包及建设工程项目等重要事项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监督小组的监督下实行公开招投标。涉及到村里的耕地、山林、水面滩涂、果园、厂房、企业等资源性和非资源性项目,以及添置大宗财产、对外投资、入股、村公益事业设施建设等经营性和工程建设项目,都要进行公开承包和招投标。同时制定了《村监督小组验票报账制度》,规定凡村财务往来的原始凭证票据除具备一般手续外,还须经监督小组集体审议盖章签字后才能报账。桃渚镇高闸村兴建公厕,原预算造价约10万多元,通过公开招投标,采取“包工不包料”的方式,对整个工程质量实行跟踪监管,工程总造价降为8.5万元,节约资金1.5万多元。 设立“一个中心” 实行村财统一管理 村级组织普遍存在财会人员业务水平低下,理财能力薄弱的状况。几年前,临海市就全面实行“村账镇管”的办法。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各镇(街道)相继成立了“集中管理、统一账户、分户核算”的会计核算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将各村财务纳入会计核算中心实行集中统一核算。各村设一名报账员,每月定期向镇(街道)会计代理服务中心报账。村级日常支出实行备用金制度,具体数额由各镇(街道)自行确定,但一般最高不得突破2000元。桃渚镇自成立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以来,严把报账“受理关”、票据“政策关”和会计“监督关”,仅2007年该镇代理中心就纠正和退回不规范的各种原始发票50多份,涉及金额6.3万余元,拒付各种不合理、不合法支出3万多元,其中超标准的差旅费、接待费1.2万余元。会计核算代理中心与村监督小组两道财务审核门槛,形成了双层有效的监督机制,规范了财务管理,堵住了资金漏洞,把好了理财关口。 搭建“一个平台” 实行村财网络监督 为进一步提高村级财务委托代理中心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全面了解掌握全市农村财务管理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临海市几年前就推行了会计电算化管理,为所有的镇(街道)解决了硬件设备、会计监管系统等一系列软件硬件设施。该市农经管理部门通过互联网与各镇(街道)的村集体会计代理服务中心互联互通,以农村财务管理为核心,具体包括财务处理、财务公开、财务报表等内容,实时监控、远程查询、在线分析指导。村财网络监管系统实现了上级对村财务管理的无缝对接,有效地控制了公款私存、白条抵库、库存超额及贪污、侵占、挪用公款等现象的发生。不少村干部坦言:有了村财网络系统这一“千里眼”把关,我们用钱更加谨慎小心了。(记者 陶晓庆 通讯员 王顺海 王献方) |
||||||
|